繁體|手机版|使用帮助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强化合作交流 推进血防共赢

{InfoData.top_title}

时间:2018-12-17 08:00:00来源:血防所 易佳  点击量:
分享到:
字号:

2018年12月14日,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idanMark Emery研究员,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合同研究员、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StephenWilliam Attwood,埃及西奥多.比尔哈慈研究所MohamedRamadan Habib研究员和湖北省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赵琴平副教授等一行4人来我所开展血防调研交流工作。

四位专家首先参观了院中心医学生物标本馆,标本馆以寄生虫实物标本,文字图片和动态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普及了生命、健康、医学寄生虫学相关防控知识。标本馆顾问姜昌富教授先给大家讲述了院中心标本馆的历史概况和现状,并依次从医学吸虫、医学绦虫、医学线虫、医学原虫、动物宿主、媒介节肢动物、医用植物、医学微生物8个展区进行了详细、生动的讲解。参观过程中,大家一边倾听一边交流,或驻足标本前仔细观察研究,或对感兴趣和疑惑的部分进行深入探讨。四位专家重点了解了湖北省血吸虫病的防治历史和当前疫情现状。

下午,专家组一行到“湖北钉螺”发现地武汉市江夏区金口青埠湾开展现场调研,进一步了解“湖北钉螺”的发现史和起源地。据相关记载,1881年,德籍神父P.Fuchs采自中国湖北省武昌府(现江夏区)的3个螺蛳标本,后经贝类学家Gredler鉴定,创立新属物种,命名为“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 Gredler,1881)。湖北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至今我国大陆地区湖区所发现的钉螺均为“湖北钉螺”。据了解,该区的金口街长江外滩曾经是金口街牛头山螺点所在地,为保障群众免受血吸虫病危害,江夏区政府对此螺点先后三次实施钉螺孳生地环境改造并进行综合治理,建成了如今集观景和休闲为一体的外滩广场。四位专家充分肯定了我省在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撑的综合防治模式下,经过多年来努力,当前所取得的令人惊叹的巨大血防工作成绩。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加强了国际血吸虫病科研、防治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还将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为开展消除血吸虫病等热带病的策略和技术防控与监测合作项目提供契机,有利于今后进一步地开展深入合作与研究。 

 省血防所陪同调研人员有朱红副所长、形态生态与病原学实验室负责人张聪副主任医师、党政办负责人李凯杰副主任医师、血吸虫病预防控制部负责人陈艳艳博士、监测信息部负责人肖瑛副主任医师等相关科室部门负责人、博士与技术骨干。

 

 

 打印   关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