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手机版|使用帮助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五一”节假日及有毒蘑菇的饮食提醒

{InfoData.top_title}

时间:2021-04-29 08:00:00来源:卫监所 营养与食品安全部 戴诗屿  点击量:
分享到:
字号:

五一”假日期间,春暖花开,气温回升,农副产品大量上市,野生植物进入旺盛生长期,人们的饮食变得丰富多彩,亲友聚餐等活动增多。为避免大家因食源性疾病影响到放假休息,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示:

一、注重餐饮卫生,预防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5月份气温逐渐升高,各种细菌滋生,食物变得不易保存,容易引发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预防这类食源性疾病,需要做到:

1、注意就餐环境的干净卫生。在外就餐时,选择卫生条件好的、证件齐全的餐饮场所,居家勤打扫厨房、餐厅,刀具、案板和餐具时常清洗、消毒。

2、合理存放食物。尽量做到不剩饭、不剩菜,即做即吃。多余的食物或食品原材料合理存放,冰箱内的食物用保鲜袋或密封盒单独包装好,生鲜、熟食、果蔬等分开存放。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细菌生长繁殖的机会。

3、保持个人卫生。食堂、餐馆等餐饮从业人员,及居家做饭的人保持个人卫生,做饭前和做饭时勤洗手,避免微生物从人体污染到食品。

4、不吃变味或保存时间过长的食品。就餐时如果发现食物变味等情况立即停止进食。食品保存时间过长请及时丢弃,不要继续食用。

二、警惕毒蘑菇中毒

5月份开始,山林、田野、公园等地出现大量的野生蘑菇。但绝大多数野生蘑菇都是有毒的,且仅凭肉眼难以识别。毒蘑菇的毒素主要有胃肠毒素、毒覃碱、毒蕈溶血素、精神症状毒素、毒肽和毒伞肽等。如果误食轻则呕吐、腹泻,重则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等症状,有些甚至可致人死亡。其中肝肾损害型毒素潜伏期长、早期症状不明显,最容易导致死亡,如果误食此类毒蘑菇,最短10分钟、最长24小时后发病。

    

其貌不扬的毒蘑菇(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预防毒蘑菇中毒最简单方法就是收住手、管住嘴,不采不吃。如果食用后出现不良症状,不管症状轻重请立即就医,以免因错过最佳治疗期,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保留剩余的蘑菇样本,以便开展针对性的治疗。

三、慎食有毒植物

五一期间正适合郊游踏青,偶尔采摘些野果也别有一番野趣,但如果摘错了可就要命了。我省曾多次发生误食桐油果、马桑果的事件,这些野果有些和我们日常吃的水果长的非常相似,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如果摘到不认识的果子就更不能吃了,有的人认为虫子能吃的人也能吃那可大错特错,毕竟虫子和人的身体结构并不一样。



                   桐油果(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马桑果(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那么去市场上买菜吃就安全了吗?这也未必,比如说瓠瓜、葫芦这类。2020年我省曾出现多起误食苦瓠瓜中毒的事件。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瓠瓜与葫芦出自一宗,它们在生长过程中,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出现烂藤等情况,容易变异成带有苦味的苦瓠瓜和苦葫芦。这些变异的品种含有一种碱糖甙毒素,这是一种带有苦味的耐热毒素,漂洗和加盐等都不能将其除去,高热煮熟也无法将其分解。

  人们在烹饪和吃瓠瓜、葫芦这类蔬菜前,要先用舌尖稍微舔尝鉴别其有无苦味,若有苦味,则说明遇到了有毒的品种,不能继续食用。









 打印   关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