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手机版|使用帮助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成功分离出寨卡病毒

{InfoData.top_title}

时间:2016-03-14 08:00:00来源: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点击量:
分享到:
字号:

昨日从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获悉,该所通过与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密切合作,成功分离出1株寨卡病毒,血清样本来源于从萨摩亚入境我国深圳的患者。

寨卡病毒在巴西、哥伦比亚等多个美洲国家和地区肆虐,该病毒可能引发新生儿小头症,从而被推上风口浪尖。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目前尚缺乏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疫苗和有效治疗方法。近期,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副所长肖庚富研究员经过多方联系,从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得最后的50微升珍贵血清样本;该所黄病毒课题组张波研究员带领团队克服血清量少的困难,通过接种C6/36蚊子细胞,经过3次传代,成功分离得到病毒,为我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毒药物、检测诊断试剂和中和抗体等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张波介绍,目前我国已报道有多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的病例,为此,我国口岸要加强对寨卡病毒的监控;在夏季蚊虫高发期,湖北省存在由输入性病例引发寨卡病毒的可能。
如何防范寨卡病毒?张波表示,对蚊虫的控制是有效阻断寨卡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
(来源:《湖北日报》2016年3月11日第10版)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