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手机版|使用帮助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神农架林区:推进疾控监督试点 提升预防控制水平

{InfoData.top_title}

时间:2025-09-03 10:44:07来源: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点击量:
分享到:
字号:

湖北省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试点工作是国家、省疾控局着眼疾控体系改革作出的立梁架柱之策。近年来,神农架林区紧紧加快疾控体系改革步伐,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疫苗接种管理、慢性病防治等工作作为重点任务,探索并建立疾控监督员制度,进一步推动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不断提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整体水平。

一、坚持效果导向加强工作统筹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相继出台《关于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的指导意见(试行)》《神农架林区关于促进医防融合持续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神农架林区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试点工作方案试行》,全面推动全区医疗机构与疾控中心积极协作,明确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为驻点医院。

二是明确工作目标。探索建立标准化监督与整改机制,推动林区医疗机构在疾病防控领域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模式探索构建长效协作机制,完善林区公共卫生体系,提升体系的协同性和有效性,提升医疗机构防控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保障居民和游客健康。

三是建立工作机制。通过巡查、督查、协查方式清单解决问题,建立疾控监督员每周汇总问题一次、每半月向分管领导汇报一次、每月对接卫健委和人民医院分管领导一次、每季度组织三方(卫健委、疾控中心、医院)主要负责人会商一次的工作制度,为高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筑牢根基

二、强化能力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在疾控中心设立疾控监督员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工作,推动管理规范化。在林区人民医院设疾控监督员办公室,以“多对一”模式向林区人民医院派驻3名专(兼)职疾控监督员,建立梯次化、专业化队伍。

二是加强监督指导。疾控监督员深入医疗机构,依据专业标准和规范,对防控流程、操作细节等开展全面监督检查。疾控监督员加强巡查、访谈梳理问题,明确措施清单式解决问题9项。

三是加强应急协同。2024年以来,通过“季度桌面推演+半年应急拉练+年度情景模拟”的三维训练模式,联合医疗机构开展应急演练8次,协同处置重点传染病、新发、突发等传染病聚集性疫情18起,提高应急处突能力。依托《湖北省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大疫情网”“1+8”系统,实现公共卫生工作实时监控。

三、促进医防融合,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传染病报告更加准确。2024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编发疾病监测周分析56期、月分析12期,编写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试点工作简报3期,实现监测数据信息共享。驻点医院(林区人民医院)2025年上半年报告传染病12种626例,占全区总数的63.75%,同比上升56.11%,环比上升111.49%。传染病前置软件部署率达100%。

二是传染病监测更加有效。试点工作期间,疾控监督员督促驻点医院规范落实ILI和SARI病例采样送检工作,有效纠正监测数量偏差,确保每周完成检测任务。依托信息化系统,有效反馈处置预警病例295例,系统发出的传染病/五大症候群红、橙、黄预警信号共计206条,有效排查异常信号,处置率达100%。快速处置了3起诺如病毒、13起(学校班级内)手足口、2起流感(甲流)聚集性疫情,2024年至今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5年6月,及时有效处置全区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

三是多病同防工作更加有序。过统筹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职责,持续优化死因监测流程,确保数据精准可靠。大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实现卡介苗、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100%,为居民健康筑牢免疫防线。2025年6月,发布《关于加强我区各级医疗机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预警的工作提示》和《神农架林区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置流程》,规范虫媒传染病监测预警与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区域公共卫生应急水平全面提升。

下一步,神农架林区将继续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疾控监督员监督职责和权利,建立健全疾控监督员考核评价机制,提高疾控监督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加强医疗机构的协作制度建设,推进医防融合,将人民医院打造为全区疾病防控示范引领医疗机构,提升全区医疗机构疾病防控水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