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手机版|使用帮助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十堰】青春闪亮 芳华绽放

{InfoData.top_title}

时间:2020-03-01 13:00:00来源: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点击量:
分享到:
字号:

这是一群年轻的面孔,疫情面前,他们没有写下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而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勇往直前。

   寻根溯源的“发现者”

杨奇,一个青年志愿者,94年出生的他上班时间不长,年前本来要回老家和父母亲人团聚,接到通知后,主动放弃休假,毅然走上了疫情防控一线。“您好!我是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调人员,向您了解情况,请您配合……”。他深入一线,对病人开展个案调查,周密问询,细致查找感染来源,判定密切接触者。问询的同时,他注重做好病人的心理安慰和情绪疏导,努力得到病人的信任和配合。夜幕降临时,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电话询问。“对不起,这么晚打扰您,我们需要和您了解核实情况……谢谢您的理解与配合”,耐心细致地拨打电话,轻声细语地询问着,屋内持续响起沙沙的写字声。这就是他一天的工作,20多天就这样过去了。

都振宝,年青一代的“老消杀”,自从进入单位,一直从事消杀工作。2020年春节,已经回到山东老家的他,大年三十,与家人正在团圆时,却接到返岗电话,虽然一年回去一次,有不舍、有愧疚,但疫情就是命令,和亲人短暂的团聚后,义无反顾踏上归程。


消杀工作是件苦差事。他每天身着防护服,背着20公斤重的喷雾器和消毒液,开始一天的工作。从口罩中呼出的空气遇冷形成水汽,在护目镜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眼前变得模糊起来。随着刺鼻的消毒液在空气中越来越浓,他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不一会他的衣服便湿透了。他就像一个恪尽职守的“免疫细胞”,不分昼夜、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个疫点之间。每次短暂休息调整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

新冠病毒的“狙击手”

检验科,疾病来临时的瞭望塔,临床身后的接力人。当我市第一例疑似病例出现时,他们没有惊慌,而是胸有成竹,有条不紊。检验人员每天要处理大量带有潜在传染风险的标本,危险性可想而知。“每天穿戴一身装备,还要在负压环境中工作,时间久了就会喘不过气,心里憋得发慌,想喝水又不敢喝,饿了就想再撑会儿,不想耽搁样本的检测也不愿意轻易更换一套宝贵的防护设备。”他们这样说。面对风险,他们没有退步,面对压力,他们迎难而上。


汪倩,孩子一岁半,除夕就在实验室度过,近一个月未回过家,离单位不到200米的家却成了最遥远的地方,以至于与家人视频通话时,孩子茫然的看着妈妈,似乎已是陌生人。

杨敏、杨康、龚丽丽、黄敏等,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天接样、登记、检测、报告。“面对疫情谁都怕,除了怕,我们想的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每天和病毒打交道,对于别人来说那是不可触碰的禁区,但对于他们,这就是同病毒博弈的战场。

无私奉献的“幕后人”

你在前方战斗,我在后方保障。他们虽然不像冲在一线的“战士”那么耀眼,但他们却在默默付出,为“前线”提供保障,甘当幕后英雄。

方宏、董颖聪,后勤保障组的新生力量,承担着文件传阅、物资统计、物资需求测算、协助物资收发等,十分琐碎,哪儿需要就往哪儿跑,不断在工作中磨砺、在工作中成长。

校益章,刚刚升级为爸爸,孩子仅仅才一周就立即奔赴工作岗位,从年前到年后,默默奋斗在抗击疫情的健康教育科普阵地上。肖玉婷,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接到单位指令后,毫不犹豫就立即投入到微信小编的工作岗位中,收集素材、资料积累、统计稿件、对外报送、微信编辑.......平淡而琐碎,积极而认真。她们二人每天对素材进行筛选、整合,通过“健康十堰”微信公众号,把最新的动态、最全的科普呈现出来。

陆雪松,一个活泼、乐观的姑娘,每天面对几十份协查函,她总是细心的分门别类,一份一份核查,从无怨言,周而复始,300多份协查函从她和队友手里“走”向四面八方。

守护健康的“奉献者”

疫情监测是疫情分析和处置的前提,每天需要24小时守候。疫情分析组的成员们需要2个小时内完成辖区内200多家医院诊断上报病例的审核、中午12点和凌晨12点各汇总上报一次报表。而这仅仅只是个基础,当凌晨所有数据出来后,要根据疫情信息,连夜开展信息分析和研判,形成风险评估报告、疫情动态分析,确保能及时送往市防控指挥部,为我市整体防控工作的部署提供参谋性意见。

姚虎,一个年轻的疾控工作者,放弃了春节与家人的团聚,放弃了对已有身孕妻子的照顾,当接到通知后,从老家风尘仆仆赶回了单位;即便是妻子返城回家,也未能与她见面,只是电话里问候了一声。每天坐在电脑前工作到凌晨3点多,紧盯着不断闪烁的数据,记录、分析、汇总、上报。累了,站起来走走,困了,闭上眼休息一会,日复一日,毫无怨言。

还有一位年轻的90后姑娘胡月异,她来自艾滋病与性病防治所,上班半年多时间。当疫情来临时,主动要求加入这个团队,一直坚守到现在。与她一起的团委负责人宋晓佳笑着说“每天这样,加班熬夜,现在快成黄脸婆了,连口罩都不敢摘了”。听到这话话语不多的她回过头笑笑,又投入到工作中。


这一群在父母眼里还是孩子的他们,却在疫情爆发的关键时刻,毫不犹豫,义不容辞地选择冲在最前线,为大众平安而默默的奉献着。用勇气和奋斗一点点践行着青春誓言,于无声处尽显青春本色。

疫情不打烊,青春不散场,疾控人的青春故事还在路上。



 打印   关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