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疾控一线“铁娘子”
莫谓蛾眉难报国,金花朵朵颂忠魂。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面对疫情的汹涌来袭,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童芳芳、邓琴、顾琼、胡梦佳四朵金花将“疾控人”的身份摆在首位,把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默默藏在心底,挺身迎战“疫”魔,在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中,她们用辛劳和汗水守护着一方平安,她们是绽放在抗击疫情路上最美丽的抗“疫”之花。
“我是一名疾控检测员,在组织需要的时候,就要主动站出来,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得知疫情来袭,原本打算趁着假期和家人一起外出旅行的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副科长邓琴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主动参与到中心检测团队之中。
在核酸检测过程中,从体系的配制,核酸的提取,核酸的加入,再到核酸的扩增,不同的实验操作,需要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才能完成。每天,邓琴都需要和中心病毒实验室同事穿着密闭医学防护服、隔离服,戴上专业口罩、防护眼罩和防护头盔,在一间仅有10多平方米的PCR实验室内工作10多个小时。由于她平常就有心率失常的症状,每次当她穿戴好三级防护用品进入PCR负压实验室,过不了多久,她的视线就会开始模糊,呼吸也会变得急促,但她深知,所有的检测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如果在一环出了问题,影响的将是整个检测。一边在防护面罩下努力地作着深呼吸,一边调整自己的情绪状况,邓琴感觉呼吸顺畅了许多,急躁情绪也随之褪去,在邓琴的坚持和与同伴的协作努力下,实验室圆满完成了每天的检测任务。
“每每看到一条条颜色鲜艳的扩增曲线体态优美,我都激情高涨,因为这意味着实验的成功,意味着病例的确诊与否!”邓琴说,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并不是有多难,难的是得保证每个环节的顺畅无差错,对工作人员的体力和精力都是一种考验。快速准确做出检测,为病人分忧,“是我们的心之所向”。
有着丰富临床检验经验的分子诊断专业负责人童芳芳是一位短发姑娘,话语不多、清爽干练是给人的第一印象。
由于市疾控中心核酸病毒检测人员少,面对全市不断增加的核酸病毒检测工作量,存在一定的检测压力。1月27日,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将在市中心医院工作的童芳芳抽调到市疾控中心增援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工作。1月28日,童芳芳带上中心医院的相关检测设备就直接前往市疾控中心投入到了工作岗位上。
从晨曦微露到夜深人静,童芳芳每天穿着密闭医学防护服,隔离服、N95口罩、防护眼罩和防护头盔,在狭小的负压密闭生物P2S实验室内完成试剂配制、核酸提取、核酸扩增、核酸检测、报告分析等检测程序。快速出具检测结果能缩短患者的留观时间,每天为了尽可能多的出具检测结果,她与团队工作人员几乎是不眠不休。作为一名女子,她用柔弱肩膀负重前行,只为他人岁月静好。
“每天完成工作后,总是会有精疲力尽的感觉,但想到我们的工作能为患者的救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就感觉特别值得!”童芳芳如是说。
“疫情面前,我不上谁上。”这是疫情发生初期,在接到疑似有新冠毒肺炎病例的报告后,中心疾控科科长顾琼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临行前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不断激励和鼓舞着科室的每一位工作人员。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业务培训是她,冲锋陷阵是她,她不顾风险与安危,坚守一线,从流行病学调查到疫情信息的分析与上报以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等工作,她都做得尽善尽美,她既被同事们热情地叫做“顾阿姨”,又被同事们亲切地叫做“女战士”。
顾琼家有80余岁的老父亲和身患癌症晚期的母亲需要照顾,但在疫情发生后,由于工作原因,她无法回家陪伴在父母身旁,让她内里感到特别愧疚。“父母特别支持我的工作,等疫情结束后,我一定会回家好好陪陪他们。”顾琼说。
“你是学这个专业的,还是一名党员,应该留在单位。是为国家做点贡献的时候了,我们支持你。”春节前,家在外地的90后姑娘胡梦佳在与父母通过电话后,退掉了回家的车票,主动向中心领导申请参加抗“疫”工作。
及时上报监测病例信息、反馈流行性调查的个案信息、整理分析全市24个辖区密接信息需要、分析与订正病例的统计……这许多天来,胡梦佳泡在了一个几平方的房子里。为了掌握疫情动态,她需要盯着电脑一刻不放松,日夜行走在数据、报告、最新数据之间。与此同时,她还有接不完的电话,而对于每一个电话,她都耐心解释和回复,一天下来往往声音沙哑嗓子疼痛,即便如此,她也从没喊过一次累、叫过一次苦。
“每当特别累的时候,耳畔总会想起父母的嘱托,它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我、指引着我,此战,再苦再累我无怨无悔!”胡梦佳坚定地说。
在这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危难时刻,她们逆行而上、坚守一线,以精湛的专业水平,坚定的工作信念,用小女子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疫情防控的大任,诠释了疾控人的责任与担当,成为抗“疫”战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