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让每位市民都穿上“隐形防护服”
全民战疫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增强“免疫力”、提高“战斗力”的良药。
在十堰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有这样一群人,如防控工作先遣兵,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努力让每位市民都穿上隐形防护衣来回奔波、不停战斗着。
制定技术方案,让工作标准沉下去
分类指导、分众施策。制定下发《十堰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对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工作原则、健康教育策略,宣传的重点内容、宣传与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宣传要点、效果评估等提出了规范要求。
传播核心信息,让科普知识活起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面对从未谋面的疾病,他们一方面及时收集国家和省权威部门发布的核心信息,在物流受限、工厂停工的情况下,加急设计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普知识传播材料,累计发放传播材料4种,其中宣传画5800张、宣传单37600张,宣传折页50000份,宣传手册1000本,采集防控工作现场资料,创作宣传画5种。
一方面及时发布健康提示,引导公众科学防控,缓解公众恐慌情。累计在社会健康教育媒体栏目刊发健康提示178篇,深入防控工作一线拍摄采集影像素材41次,推送、制作小视频84条,设计宣传栏模版1期、宣传折页模版32种、宣传手册模版2种。
开展社区督导 让全民参与动起来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米”。按照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加强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十肺炎防指【2020】27号)要求,他们将重心下移,于2月8日至9日深入张湾区、茅箭区、十堰高新区、武当山特区,对社区、乡村、大型商超、旅游景点、汽车站、火车站等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健康教育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导检查,推进健康教育从社区下沉到家庭,从每个人“小习惯”的改变为国家“大健康”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撑。
各县市区疾控中心累计开展防控健康教育培训522场,培训对象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健康教育人员、社区干部、志愿者等;网络媒体累计推送科普知识2674篇,报纸(电子版)累计刊发210篇,电视公益广告累计播放981小时,新媒体(微信、抖音)累计推送4526篇,广播播放健康提示累计105484小时,LED显示屏播放健康提示累计173560小时,手机短信累计推送5279198条;累计发放宣传折页116789份、宣传单485367张、宣传册76288份,张贴海报29049张,张贴通知5000张,制作防控知识春联150份。与此同时,各地积极拓展宣教方式,投入300辆宣传车不间断普及防控知识;借助城区文明创建大喇叭,每天8小时在城区主干道循环播音,极大地推动了防控知识的普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