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手机版|使用帮助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荆州】抗疫探“案”警示录

{InfoData.top_title}

时间:2020-03-09 13:00:00来源:荆州疾控  点击量:
分享到:
字号:

2月16日,中心城区某小区内发生一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确诊病例包括家庭成员4人。市疾控中心流调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家庭的另2名亲戚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名确诊例病例有不有可能为同一起聚集性疫情?一个巨大的问号摆在了流调人员面前。

如果可能,则必须有一条完全的传播链作为支撑。然而6名确诊病例及家庭成员,似乎统一过口径,一致否认有相互接触史。

且看流调人员是如何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从蛛丝马迹入手,从模拟轨迹推测,层层抽丝剥茧,时时溯源追踪,最后水落石出!

蛛丝马迹

2月8日,市疾控中心在对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病例为兄妹关系,两姐弟(弟弟王某林、王某芳)(注王某林还有一姐姐为王某秀)均否认与对方有接触史。尤其是姐姐王某芳极不配合流行病学调查,拒绝提供其丈夫、儿子联系方式,并谎称其丈夫、儿子在外地,未返回荆州。流调队员进一步对其亲戚进行调查,据王某林姐姐王某秀的丈夫透露,王某林及家人曾在1月22日前往王某秀家聚餐,但王某芳矢口否认前往。

2月9日, 王某秀发病。市疾控中心确认该起事件为一起家庭聚集性疫情,随即进一步对3人及其家人开展调查,但3人还是坚决否认与对方接触史。2月8-15日,王某秀家中其他3名成员陆续发病。至此,本起事件累计报告6例病例,但所有病例及家属,不知何故始终否认有聚餐史。

追本溯源

为查明传播链,在沙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全力支持下,协同市疾控中心、公安刑警,分3组对3个家庭所有成员开展调查,最终确认病例王某芳的丈夫、儿子均在荆州。但所有家庭成员继续否认聚餐史、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史。刑警通过一系列刑侦技术,确认1月22日3个家庭并无聚餐史。多名病例陈述自己发病前曾前往超市,可能被感染,认为发生在3个家庭“纯属巧合”。但市疾控中心流调队员凭着自己的专业水准和职业敏感以及责任感继续查找传染源,因为切断传播途径是抗疫之战最终取胜的关键所在!综合判断认为,该起事件发生在一个家族3个家庭6例病例为偶合事件可能性极小,6例病例发病很可能就是一条完整传播链,找不到传播链的可能因素只有一条:患者及家属对生活轨迹有所隐瞒!

市疾控中心再次申请公安机关对该家庭成员王某林发病前至确诊前的所有家族成员的活动轨迹进行定位,最终发现在1月29日下午,王某林一家4口和王某芳一起在王某秀家聚餐。如获至宝的市疾控中心流调人员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连夜分3组对其家族再次进行调查,铁证面前,貌似顽强的堡垒,倾刻间土崩瓦解!

还原真相

患者王某林与长子王某文于1月20日驾车前往武汉天河机场接次子王某武,并于21日返荆,当日出现乏力等症状,随即自我隔离;1月29日王某林出现明显发热、咳嗽等症状,当日17时30分王某林一家4口、王某芳到王某秀家聚餐。聚餐后,王某林、王某芳、王某秀及王某秀家庭中其他3名成员先后发病。至此,因聚餐导致的一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所有疑点均得到解释,46名密切接触者全部浮出水面,并及时按规定实施隔离观察。

 

 

6例病例传染过程示意图

引以为戒

本起聚集性疫情首发病例有武汉旅行史,返荆后聚餐导致家族成员陆续发病,为一起传播链清晰的家庭聚集性疫情。但调查过程中,家族成员均极度不配合,甚至集体撒谎,误导调查方向,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追踪溯源造成极大干扰,极可能导致疫情进一步扩散。为彻底查清传播链,市疾控中心、公安部门、社区等多部门先后出动数十人,连续多日对该家族成员进行调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传播链的调查对于排查密切接触者至关重要,希望广大市民积极配合市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为荆州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尽自己的力量。只有查清并控制传染源,隔离密切接触者,才能取得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最终胜利!


 打印   关闭 

相关推荐